据《上观新闻》等媒体7月1日的报道:近日韩国首尔及首都圈地区正面临大量“爱情虫”出没的情况,这些小家伙搅得当地居民和游客不得安宁,相关话题也迅速引发热议。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朋友都会纳闷什么是“爱情虫”,这名字很多人应该都是第一次听说,其实这种虫子的学名长钳襀毛蚊(Plecia longiforceps) ,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双翅目毛蚊科襀毛蚊属。但虽然它们属于毛蚊属,却并不是蚊子,不会吸人或动物的血,因此也不用怕它,其传播疾病的可能性也较小。
爱情虫的身体主要为黑色,翅膀透明且带有褐色的翅脉。体型小巧,成虫体长仅5至6毫米 ,不仔细看,很容易被忽略。之所以被赋予“爱情虫”这个浪漫的名字,是因为它们在飞行时交尾,雌雄会紧紧连在一起,仿佛一对永不分离的情侣,在空中翩翩起舞。
展开剩余76%这种昆虫偏爱潮湿且高温的环境,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迎来繁殖高峰期。在此期间,它们大量涌现,密密麻麻地出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幼虫时期,它们以腐烂的草和污泥为食,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扮演着“清道夫”的角色,帮助分解有机物质,促进生态平衡,对环境有益。
尽管“爱情虫”无毒,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威胁,但它们成群飞行的习性实在令人困扰。首尔的大街小巷、公园、商场外等公共场所,到处都是它们的身影。它们还特别“热情”,频繁停留在人体及衣物上,让人浑身不自在。许多市民出门如同“打仗”,不断挥手驱赶,却怎么也赶不完。
社交媒体上,民众纷纷吐槽,有人崩溃表示每天都像在拍恐怖片,还有艺人在唱歌时也被它们“包围”,严重影响活动进行。
据首尔市害虫研究所调查,“爱情虫”在“令人恐惧和不适的昆虫”排名中位居第三。首尔市政府已接获超过9000件相关投诉,数量是去年的两倍。“爱情虫”爆发主要是因为它们超强的繁殖力和充足的食物来源。适宜的气候条件下,雌虫能大量产卵,短时间内种群数量呈爆发式增长;城市中各类有机垃圾、污水坑洼等为幼虫提供了丰富食物,进一步助长其繁衍。
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尔市积极行动,在多处热点地区设置诱捕灯与漂浮式陷阱。诱捕灯利用昆虫的趋光性,在夜间吸引“爱情虫”,将其捕获;漂浮式陷阱则设置在水面,针对在水边活动繁殖的成虫,效果显著。相关部门还加强城市清洁,及时清理垃圾、污水,减少其滋生地。预计“爱情虫”的群聚现象将在7月上旬逐渐减退。
在我国,很少有人会把长钳襀毛蚊说成是爱情虫,它也并非罕见物种,其分布范围较广。从南方的海南我国的北部以及东北地区都有它们的踪迹。在海南,温暖湿润的气候为其创造了良好生存环境,它们在当地生态系统中默默发挥作用。
为防止“爱情虫”这类昆虫泛滥,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入手。环境治理至关重要,定期清理积水、垃圾,保持环境干燥清洁,减少其繁殖场所;家庭可安装纱窗、纱门,物理隔离阻挡它们进入室内;户外活动时,穿长袖长裤,使用含有避蚊胺、驱蚊酯等成分的驱蚊产品。对于大面积虫害,可采用生物防治,如引入其天敌,或使用环保型杀虫剂,但要注意对环境的影响。
韩国首都圈“爱情虫”爆发事件,为我们敲响警钟,提醒我们关注城市生态平衡与昆虫防治。在全球化背景下,物种传播速度加快,只有提前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才能更好维护城市环境与居民生活质量。
消息来源:《上观新闻》7月1日报道《韩国首尔爱情虫爆发》
暴雨致巴基斯坦出现严重洪灾,伤亡已超百人,印度却又开闸泄洪
俄对乌发动“最大规模空袭”,目标覆盖乌全境,已发射537件武器
俄又有空军基地遭袭,7架军机被炸,防空系统不但失灵还被摧毁
发布于:河北省网眼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