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三山五园绿道环二环绿道等许多绿道迎来了众多运动爱好者在美景中骑行或徒步欣赏醉人秋色截至2024年底北京已建成绿道2015公里串联众多名园景点成为健步骑行好去处北京将推动绿道系统成为首都城市新名片
《北京晚报》2025年10月21日版面
三山五园绿道串联名园景点 骑行宝藏路线
位于西郊的三山五园绿道,是串联的历史名园和景点最为密集的绿道之一。全长36公里的绿道,有为骑行跑步设计的路段,也保留了原有市政道路。
平时一有闲暇,马女士就会骑共享单车或步行探访绿道,“沿三山五园绿道骑行,经过中坞公园、北坞公园和玉泉公园,再从万安东路到南旱河滨水绿廊的北头,一路都特好看。”
关于三山五园绿道,许多市民都有自己“一刷再刷”的宝藏路线。“从巴沟地铁站到植物园这段,风景如画,堪称骑行天堂。”“我偏爱海淀公园环线,一圈4.5公里左右,绿化很好,适合爽骑。”……还可乘坐西郊线小火车,“骑行+小火车”,展开新体验。
三山五园绿道吸引骑行爱好者打卡
●小档案北京已完成40余个绿道项目
2008年,以举办奥运会为契机,北京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和南海子郊野公园内建健身步道,绿道建设起步。2013年起,全面启动绿道规划建设,相继完成环二环绿道、三山五园绿道等40余个项目。根据《北京市绿道系统专项规划(2023年—2035年)》,到2035年,市级绿道系统长度将达到2000公里以上,建成百条以上特色品牌绿道。
点位2北小河绿道漫步滨水空间 自然都市同框
家住望京的吴先生,是一名跑步爱好者。“北小河改造之前,我就已经跑过很多次了,但是那会儿步道没有连通。这次改造最大的惊喜,就是把每一个穿过马路的地方,都在地下连通了。”
今年,朝阳区启动138公里城市公园环绿道朝阳段二期建设,推动与通州、丰台绿道接驳,让绿道成为连接各个区域的绿色动脉。4.2公里北小河樱花滨水绿道,就是其中一段。
秋日午后,沿着北小河绿道漫步,自然美景与繁华都市“同框”。绿道西端,北小河公园里,紫菀花开得正好,很适合打卡拍照,也能让小朋友嬉戏玩耍。往东延伸,大望京公园也是散步健身好去处。通过桥下连通的方式,绿道串联起社区与公园。
北小河绿道
●小档案四类绿道各有特色
《北京市绿道系统高质量建设指南》将绿道划分为城镇休闲绿道、滨水游憩绿道、社区绿道、山区森林绿道四类,各有特色。其中,滨水游憩绿道面向的场景为活力水岸线、潮流打卡地、滨水嘉年华、生态安全链。可一体化设计沿线商业设施、文体设施的滨水空间,推动滨水商业设施从“背河经营”到“向河而商”。
点位3环二环绿道沿途文化景观 尽显古都魅力
去年底,随着北护城河滨水步道连通工程完工,环二环滨水步道和城市绿道全线连通,市民可绕着二环“一路畅行”。据统计,仅东城段日均客流就达到10万人次以上。
环二环绿道依托二环路沿线金中都公园、西滨河公园、顺城公园等资源建设,结合已有的文化探访路与“健步悦骑”线路,串联起明城墙遗址公园、金中都公园、雍和宫—国子监—地坛公园、天坛公园等重要文化与景观资源,尽显古都历史文化魅力。
社交平台上,以“环二环绿道”为关键词的步行攻略十分热门。市民李先生带9岁孩子完成了全程体验。“我强烈推荐从东便门到西便门这段,全程护城河相伴,风景优美,每隔几百米就有卫生间,很适合徒步。”李先生说,这段堪称“旅游黄金路线”,金中都公园等点位都值得停留一阵,单独游玩,很有文化魅力。
南二环左安门角楼附近绿道
●小档案市级绿道将覆盖各区
《北京市绿道系统专项规划(2023年—2035年)》提出,到2035年,规划市级绿道共39条,覆盖全市各区,包括中轴线及其延长线绿道、长安街及其延长线绿道、环二环绿道、一绿城市公园环绿道、二绿郊野公园环绿道、前三门绿道、永定河引水渠绿道、坝河绿道、城市副中心环线绿道、延庆山水环线绿道等。其中,面向市民骑行、徒步运动热点区域,针对性布局四环路绿道、莲花池—园博园绿道、香山—八大处绿道、望京西环绿道;依托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丰富历史文化资源,布局浅山区—东南部平原环线绿道(浅山区段)。
点位4西山绿道(石景山段)溪谷流水潺潺 徒步寻古瞰今
西山绿道(石景山段)位于石景山西部浅山区,是推进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和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绿道依山而建,顺步道前行,沿途流水潺潺,让人身心放松。绿道连通了拉拉湖水库、万善桥、南马场水库、北京西山森林公园、翠微山、虎头山、八大处等多处生态文化景点,可在徒步过程中寻古瞰今。
步道既有土路、山石路,也有钢栈道。溪谷线与山脊线是这条绿道的两大特色景观游览线。“沿着黑石头沟路一路向上,到万善桥,这一段多是坡道,特别适合带小朋友来玩。”喜爱徒步的市民小迪说,“钢栈道中间还有小出口,可以走下栈道,到旁边的树林里去玩。”山脊线以山林景色为主要景观,山顶平台可远眺京城天际线。
西山绿道(石景山段)万善桥附近
●小档案绿道建设以生态保护为首
《北京市绿道系统高质量建设指南》提出,对于山区等生态要素富集的区域,绿道建设将生态保护放在首位,遵循最小扰动原则,不盲目追求建设速度,在规划阶段充分论证、分步实施。根据生态保护需求,必要时可调整线位或采用架空方式,不轻易砍伐树木;应分区域分阶段进行,先完成重点地区部分,后续根据游客反馈和实际需求,逐步拓展,完善网络。
更多热点速报、权威资讯、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
网眼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